2024年寒食节具体时间:4月3日,星期三 ,农历二月二十五 。寒食节起源,据史籍记载:春秋时期,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 ,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 、不离不弃;甚至“割股啖君”。重耳励精图治,成为一代名君“晋文公 ”。但介子推不求利禄,与母亲归隐绵山,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 ,介子推坚决不出山,最终被火焚而死 。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,将其葬于绵山 ,修祠立庙,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,以寄哀思 ,这就是“寒食节”的由来。
寒食节古诗
《百字令·丁酉清明》
作者:【清】厉鹗
春光老去,恨年年心事,春能拘管。永日空园双燕语 ,折尽柳条长短。白眼看天,青袍似草,最觉当歌懒 。愔愔门巷 ,落花早又吹满。
凝想烟月当时,饧箫旧市,惯逐嬉春伴。一自笑桃人去后,几叶碧云深浅 。乱掷榆钱 ,细垂桐乳,尚惹游丝转。望中何处?那堪天远山远!
《闾门即事》
作者:【唐】张继
耕夫召募爱楼船,春草青青万项田。
试上吴门窥郡郭 ,清明几处有新烟 。
《清明》
作者:【宋】王禹俏
无花无酒过清明,兴味萧然似野僧。
昨日邻家乞新火,晓窗分与读书灯。
《苏堤清明即事》
作者:【宋】吴惟信
梨花风起正清明 ,游子寻春半出城 。
日暮笙歌收拾去,万株杨柳属流莺。
《寒食上冢》
作者:【宋】杨万里
迳直夫何细!桥危可免扶?
远山枫外淡,破屋麦边孤。
宿草春风又 ,新阡去岁无 。
梨花自寒食,进节只愁余。
《郊行即事》
作者:【宋】程颢
芳草绿野恣行事,春入遥山碧四周。
兴逐乱红穿柳巷 ,固因流水坐苔矶。
莫辞盏酒十分劝,只恐风花一片红 。
况是清明好天气,不妨游衍莫忘归。
《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》
作者:【明】高启
满衣血泪与尘埃,乱后还乡亦可哀。
风雨梨花寒食过 ,几家坟上子孙来?
《清江引清明日出游》
作者:【明】王磐
问西楼禁烟何处好?绿野晴天道 。马穿杨柳嘶,人倚秋千笑,探莺花总教春醉倒。
《壬戌清明作》
作者:【明末清初】屈大均
朝作轻寒暮作阴 ,愁中不觉已春深。
落花有泪因风雨,啼鸟无情自古今 。
故国江山徒梦寐,中华人物又销沉。
龙蛇四海归无所 ,寒食年年怆客心。
《寒食日献郡守》
作者:【唐】伍唐珪
入门堪笑复堪怜,三径苔荒一钓船 。
惭愧四邻教断火,不知厨里久无烟。
《寒食下第》
作者:【唐】武元衡
柳挂九衢丝 ,花飘万家雪。
如何憔悴人,对此芳菲节 。
《寒食野望》
作者:【唐】熊孺登
拜扫无过骨肉亲,一年唯此两三辰。
冢头莫种有花树 ,春色不关泉下人。
《寒食山馆书情》
作者:【唐】来鹄
独把一杯山馆中,每经时节恨飘蓬。
侵阶草色连朝雨,满地梨花昨夜风 。
蜀魄啼来春寂寞,楚魂吟后月朦胧。
分明记得还家梦 ,徐孺宅前湖水东。
《寒食郊外》
作者:【唐】贯休
寒食将吾族,相随过石溪 。
冢花沾酒落,林鸟学人啼。
白水穿芜疾 ,新霞出雾低。
不堪回首望,家在赤松西 。
《寒食看花》
作者:【唐】张籍
早入公门到夜归,不因寒食少闲时。
颠狂绕树猿离锁 ,踊跃缘冈马断羁。
酒污衣裳从客笑,醉饶言语觅花知 。
老来自喜常无事,仰面西园得咏诗。
《寒食》
作者:【唐】韩翃
春城无处不飞花 ,寒食东风御柳斜。
日暮汉宫传蜡烛,轻烟散入五侯家 。
注:以上内容根据民间传说整理,仅供娱乐参考 ,不做任何用途和决策,切勿迷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