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六回娘家的习俗

人的命天注定 54 0

其实按民间风俗 ,六月六这天 ,妇女要回娘家消夏,所以也有把六月六这天称为“回娘家节”,六月六是妇女回娘家的日子。

六月六为什么要回娘家

溯其原因 ,晋南盛产小麦,六月六日前后,小麦已经收打完毕 ,正处在一个农闲阶段,是探亲的绝佳时期 。民间就有“六月六,走罢麦 ”的俗语 。

六月六姑娘回娘家 ,要用新产的小麦面粉,蒸一个大月形的角子馍,意喻自家又获得了丰收。

丈母娘招待姑爷 ,要做七 、八样饭菜。主食有凉粉 、凉面、蒸馍、烙饼等等 。

在安邑 、解州一带,招待姑爷以吃“胡饼 ”为荣,传说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 ,由于西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被东床择婿时 ,睡觉,口里大嚼的就是“胡饼”,故相沿成俗。

这种“胡饼”用南瓜丝丝和精面粉做成 ,松软可口,非常好吃。万荣一带要吃煎饼、配以椒叶、呈五色,取意女娲炼五色石补天 ,暗喻女儿的精明强干 。

关于六月六回娘家还有一个传说,相传春秋战国时期,晋国卿狐偃骄傲自大 ,气死亲家赵衰。

有一年晋国遭受灾害,孤偃出京城放粮,女婿想乘孤偃过生日之时 ,为父亲报仇,杀死孤偃。女儿知道后,星夜赶回娘家报信 ,让父亲有个准备 。

孤偃放粮回城 ,深知自己办了坏事,悔恨不已。他不仅不怪女婿,还改正了自己的毛病。

事后 ,每年农历六月六日,孤偃都把女婿 、女儿接回家里,合家团聚 。后来传到民间 ,逐渐成了妇女回娘家的节日,还称为姑姑节。

六月六习俗

古人还讲究在六月六日沐浴,民间有“六月六 ,猫儿狗儿同沐浴 ”之说。清人潘荣陛的《帝京岁时纪胜》载:

此日“内府銮驾苦、皇史宬(清皇家档案库)等处,晒晾銮舆仪仗及历朝御制诗文书集经史 。士庶之家,衣冠带履亦出曝之 。

明代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》:“妇女多于是日沐发 ,谓沐之则不腻不垢。至于猫狗之属,亦俾浴于河。”现在这一习俗好多地方仍然流行,六月天 ,气温水温高 ,正是沐浴的好时候 。

我国许多地方,将“六月六”称为“天赐节 ”。传说,唐僧历经八十一难好不容易从西天取得真经 ,却在归途中不慎将佛经掉落大海,唐僧只好将佛经捞出晒干。

本来这只是个传说故事,但古人却偏偏认定唐僧晒经这天是农历的六月六日 ,还据此把这一天命名为“天赐节”,意思是这一天“天赐佛经度众生”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