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六回娘家有啥说法

人的命天注定 5 0

六月六回娘家取合家和睦 、消仇解怨的吉祥寓意 。六月六回娘家晋南地区称为“回娘家节”。

六月六回娘家的传说故事

传说一:与晋国卿狐偃有关

相传春秋战国时期 ,晋国卿狐偃骄傲自大,气死亲家赵衰。有一年晋国遭受灾害,孤偃出京城放粮 ,女婿想乘孤偃过生日之时,为父亲报仇,杀死孤偃 。女儿知道后 ,星夜赶回娘家报信,让父亲有个准备。

孤偃放粮回城,深知自己办了坏事 ,悔恨不已。他不仅不怪女婿 ,还改正了自己的毛病 。事后,每年农历六月六日,孤偃都把女婿、女儿接回家里 ,合家团聚。后来传到民间,逐渐成了妇女回娘家的节日,还称为姑姑节。

传说二:与翠花有关

相说:唐朝时候 ,关中泾阳县银王村,村里住着一个穷人王老五,家有一儿一女 ,儿子婚后,王老五老俩口就死了,家里留下一个女儿名翠花 ,和哥哥一起生活 。翠花姑娘长到十七八岁时候,提亲的人也不少 。可翠花和离家五里路陈刘村一个羊娃从小相好,只是没有订下婚期。王老五在世时 ,因穷困潦倒 ,曾借下当地财主王银匠一笔帐债,共计20两银子,王银匠下了狠心 ,不给银子,就得许人,一心想娶翠花当他的小老婆 ,抵销一笔旧债。

翠花的哥哥是个爱钱如命的赌徒,认钱不认人,他翠花要嫁给王银匠 ,断了羊娃家这门亲 。当时风俗是:“娶妙姑,六月六,事长久 ,三六九 ”。所以把续娶翠花的事定在六月六日。翠花姑娘暗地收拾衣物,又等了羊娃半夜,后半夜时辰 ,就背上衣物 ,手里拿着一个拐线拐子,把纺成的线一头拴在前门拴上,用拐子边走边绽 ,朝东南方向逃跑 。

一两天功夫,翠花就跑到长安以南一个山上,等她到了山顶 ,遇到一位老道长,老道长在她头顶上摩压点化了一下说:“苦命的娃娃,你先在上台洞口歇息一会”。翠花刚一坐下 ,跟线追踪寻找她的王银匠家丁,翠花哥哥,羊娃家人都纷纷赶到山上。刚巧 ,他们碰上老道人,询问翠花姑娘去向,老道人顺手一指:“那就是你们要找的翠花姑娘”!这时 ,恰好日出 ,这一伙人赶到山顶,只见一只手,不见人身 ,翠花姑娘已经坐化了,只有一只手未化,伸向空中 ,手里还有一条白线 。

此后,每年六月六日,翠花的哥哥和羊娃都要到山上来朝祭一回。说是接翠花的灵回娘家。去时 ,骑的毛驴,带的祭品,毛驴撒欢 ,回来时,毛驴空背,虽不见翠花人影 ,但毛驴周身冒汗 ,显得负重累累 。人们都说:“翠花姑娘回娘家来了 ”!久而久之,泾河两岸,渭河两岸 ,都学着效这种做法,每逢农历六月六日,总要把自己女儿接回娘家团聚 ,免得像苦命的翠花姑娘那样,生不见人,死不见尸。